新聞中心 /News
彭老總“落難”時支持他的都是四野將領(lǐng)而一野卻沒有人站出來
彭老總“落難”時支持他的都是四野將領(lǐng)而一野卻沒有人站出來誰說將軍無眼淚?誰說鐵骨錚錚的軍人不會感情用事?在中國近代史上,有這樣一位將軍,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,卻又令人扼腕嘆息。他就是彭德懷,一個用剛直二字就能概括一生的開國元帥。
說起彭德懷,很多人都會想到抗美援朝??烧l能想到,這位威震朝鮮戰(zhàn)場的統(tǒng)帥,卻是開國元帥中入黨最晚的一位。1928年,已經(jīng)是湘軍團長的彭德懷才加入中國黨。這讓人不禁想問:為啥這么晚才入黨?
原來,彭德懷打仗的本事是在湘軍里練出來的。1926年,他還是個營長,跟著葉挺的獨立團并肩作戰(zhàn)。那會兒他看到黨領(lǐng)導的軍隊有多能打,這讓他對黨刮目相看。后來在湘軍黨代表段德昌的介紹下,他才正式入了黨。
有意思的是,這位后來者很快就展現(xiàn)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。平江起義后,他率領(lǐng)的第五軍成為了一支勁旅。上了井岡山后,他和分別統(tǒng)領(lǐng)紅三軍團和紅一軍團,成了中央紅軍的兩大主力。這么說吧,從此以后,但凡有啥大仗要打,彭德懷準能在場。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當八路軍副總指揮,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領(lǐng)導一野,建國后又指揮志愿軍,直到1959年還擔任著國務(wù)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。
可惜好景不長。1959年,風云突變,彭德懷被解除了所有職務(wù)。這一落難,就再也沒能東山再起,直到1974年離世。
說到這兒,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:當年支持彭德懷的將領(lǐng),大多是四野的人。這事兒聽著怪怪的是不是?四野不是的地盤嗎?彭德懷是一野的司令員,為啥一野反而沒人站出來挺他?
這里頭有個門道。一野的將領(lǐng)大多是從賀龍的120師改編來的。這些人跟彭德懷的交情并不深。別說交情不深了,一開始甚至還鬧過矛盾。賀炳炎、廖漢生這些將領(lǐng)就因為不習慣彭德懷的打法,鬧過不愉快。雖然后來在賀龍的調(diào)解下問題解決了,但這種隔閡始終存在。
反倒是四野的將領(lǐng),像黃克誠、鄧華、洪學智、萬毅、鐘偉這些人,都站出來支持彭德懷。為啥?因為四野里有不少是紅三軍團的老兵,跟彭德懷有過共事的交情。就拿黃克誠來說,他曾是紅三軍團的部主任,還差點在肅反運動中喪命,是彭德懷救了他。這份恩情,黃克誠一直記在心里。
有人說,當時很多紅三軍團的老部下選擇了沉默。這也不難理解,那會兒支持彭德懷就等于給自己的軍旅生涯判死刑。能在那種情況下還敢站出來說話的,都是真正有骨氣的人。
說起彭德懷的剛直,就不得不提那場震驚全國的廬山會議。1959年7月,在廬山召開的中央局擴大會議上,彭德懷寫了一封信,直指的問題。這信就像一顆重磅炸彈,炸出了多少人心里的秘密。
彭德懷在信里說得可不是什么天花亂墜的大道理,就是老百姓日子過得咋樣。浮夸風刮得多厲害,風刮得多猛烈,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實情,他都一五一十地寫了出來。這封信里頭還提到公社食堂辦得不咋地,農(nóng)民沒啥積極性,干部作風有問題。
要說這信寫得也沒啥毛病,可在那個年代,說真話可不是件容易事。有人說彭德懷是潑冷水,有人說他是右傾機會主義。這事兒一下子就鬧大了。
彭德懷可不是那種隨便說說的人。他去過基層,看過實際情況。在視察河南信陽時,他親眼看到農(nóng)民吃不飽飯,還要著干重活。這讓他心里憋著一股勁兒,憋不住了才寫了這封信。
那會兒,彭德懷剛從蘇聯(lián)回來。在蘇聯(lián)考察的時候,他看到人家的農(nóng)業(yè)機械化程度多高,再想想咱們國內(nèi)農(nóng)民還在刨地種地,心里頭那個急啊。他就想著,咱們得實事求是,腳踏實地地發(fā)展,可不能光喊口號。
廬山會議一開始還挺正常的,大家都在討論工作。可到了后期,風向突變愛游戲中國官方網(wǎng)站。彭德懷被扣上了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帽子,還被說成是要翻案。這下可好,一個堂堂元帥,就這么被打入了另冊。
彭德懷這人,嘴上從來不會說違心線;我對黨無限忠誠,對人民無限熱愛。這話說得鏗鏘有力,可惜在那個年代,光有忠誠和熱愛還不夠。
說到這兒,得提一嘴彭德懷的生活作風。這位元帥住的是普通平房,穿的是補丁摞補丁的衣服。有一回,他的警衛(wèi)員給他買了條新毛巾,他還舍不得用,說:咱們國家還這么窮,得省著點兒。
彭德懷的故事里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(jié)。他特別喜歡吃辣椒,說是能提神醒腦。打仗的時候,他隨身帶著辣椒醬,說這玩意兒能讓他頭腦清醒。這些小細節(jié),讓人感覺這位元帥特別接地氣。
廬山會議之后,彭德懷被發(fā)配到西南。在那兒,他依舊保持著軍人的作風,每天按時起床,按時鍛煉。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,他也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。
彭德懷晚年還干了件大事。他給中央寫了一封長達十萬字的申訴信,詳細說明了自己的觀點和立場。這封信寫得那叫一個認真,光是謄抄就花了好幾個月??上?,這封信直到他去世后才被重新審視。
在申訴信里,彭德懷寫道:我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愛說線;這話聽著讓人心酸,可又覺得特別打動人。一個軍人,一個元帥,就是因為說了真話,就這么被了。
有趣的是,彭德懷對自己的處境倒是看得很開。他說:我這一輩子沒有什么遺憾的事,就是對不起我那些戰(zhàn)友。這話說得多實在啊,一點兒都不做作。
在他被貶職的日子里,彭德懷依然保持著軍人的習慣。每天早上五點準時起床,六點準時出操,七點準時吃飯。這種雷打不動的作風,讓人看了都佩服。
彭德懷這一生,打過的仗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立下的功勞更是不計其數(shù)??墒堑筋^來,就因為說了幾句真話,就這么被打入了冷宮。這事兒擱誰身上都不好受,可彭德懷硬是挺過來了。
這位老將軍最后的日子是在醫(yī)院度過的。即使在病床上,他還在關(guān)心國家大事。給他打針的時候,他還在念叨著:國家的事情要緊,我這點兒病算什么。
人們常說: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彭德懷的一生,不就是這句話的最好注解嗎?